媽咪把一歲多的寶寶抱來給牙醫師檢查:「他上排門牙黃黃的,是脫鈣嗎?」
「不是喔,牙齒表面凹凸不平的,這已經形成蛀牙了。上排蛀這麼多顆,是抱著奶瓶睡覺嗎?」
「......不是,他是睡覺的時候喝母乳。不是說母乳最好嗎?為什麼還會蛀牙?」
只要含有糖份的食物,都有導致蛀牙的能力。母乳的成分中,也有一定的乳糖含量。
母乳的確有很高的營養價值。其中富含抗體和免疫球蛋白,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的寶寶提供抵抗力,這是配方奶無法比擬的。並且母乳容易消化吸收,又不會像配方奶參雜了其他可能導致寶寶過敏的成分,因此哺餵母乳是現代新手媽媽最聰明的選擇。
筆者的孩子出生時,醫院的專科護理師,也都會指導新手媽媽如何哺餵母乳。碰碰嫩嬰的臉頰,寶寶張著嘴狂亂找尋媽媽的乳頭,在幾次訓練後,終於成功含住乳房,順利吸吮出乳汁......那一霎那寶寶滿足地喝著奶,媽媽的心中則充滿難以形容的幸福感。
隨後幾天,在護理師的指導下,媽媽和寶寶逐漸熟練哺餵母乳的技巧,手抱得酸了,護理師還會指導媽媽如何躺餵,讓寶寶躺在媽媽身側,媽媽側臥,母子二個抱在一起,寶寶喝得又暖又飽,回家後的每一天,都抱在一起邊喝邊睡,無上的幸福啊~
日子過得很快,喝母奶的寶寶長得頭好壯壯,已經一歲多了。可是幫寶寶刷牙的時候發現,上門牙顏色變得黃黃地,還缺了一角?難道是鈣質補充不夠嗎?
母乳的成分會導致蛀牙嗎?
首先我們來看看寶寶喝的奶類來源包括:配方奶、母乳,有些國家會直接給寶寶喝牛奶。根據研究發現,母乳和牛乳,和配方奶比較起來,的確是較不容易導致蛀牙。主要原因是配方奶粉中,含有較高比例的蔗糖,而母乳和牛乳,則是各含7%和4%的乳糖。學者在實驗室中發現,容易導致蛀牙的轉糖鏈球菌,相較於代謝乳糖,比較容易代謝配方奶中所含的蔗糖。
但是不是喝母乳,完全不會導致蛀牙?
根據流行病學的分析,超過一歲以上,還在長期長時間哺餵母乳,跟幼兒早發性齲齒的發生確有相關性。在寶寶六個月以前,主要是餵食母乳或配方奶;但寶寶年紀較大後,就會開始餵食其他副食品,包括水果泥、粥、幼兒米餅等。研究指出,單是哺餵母乳時,蛀牙發生率是很低的;可是若搭配其他含蔗糖的飲品或副食品,則蛀牙率會大幅提升!臨床上常常發現,含母乳或奶瓶裝配方奶睡覺的孩子,因殘留的奶汁(奶垢)主要集中在上排牙齒,再加上沒有刷乾淨的甜食,整晚殘留在牙齒表面;且晚上入睡時,唾液分泌量大幅下降,唾液對於口腔環境的保護力大幅降低;因此到了一歲多二歲初,上排門牙就像溶化一樣,齒質蛀得軟軟地開始崩裂,後上方的乳臼齒也蛀了一整圈!
二歲多因夜間喝奶造成嚴重齲齒,上排蛀牙尤其嚴重 |
只要牙齒表面有殘留牙垢,細菌就會在牙垢中滋生聚集,細菌集團實力增強後,連乳糖也可以代謝,對牙齒造成破壞。寶寶距離換牙還有那麼久,可是看到像天使般睡著的小臉,又不忍心打擾,究竟該怎麼辦?
嬰幼兒口腔照護的建議
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,針對嬰幼兒的口腔照護,提出以下建議:
1. 寶寶超過一歲之後,就不建議頻繁地餵奶、夜間哺餵母乳,或含著奶瓶入睡,因為早發性齲齒的發生機率會增加。
2. 不建議二歲以下的兒童過早接觸甜食。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建議,一歲以下的兒童不要喝純果汁(含糖量高),一至三歲的幼童喝果汁也要控制份量。
3. 一歲以上的孩子,減少使用奶瓶餵奶或含糖飲品的習慣,應該開始訓練用杯子喝。
4. 降低孩子進食,尤其是甜食的頻率。像白天或夜間長時間用奶瓶喝奶,或在三餐之間常常給含糖的點心,因為牙齒和糖分接觸時間長,蛀牙菌的活性會大幅增加。
5. 孩子不要跟其他人共用餐具、杯子。因為蛀牙菌是會被大人和哥哥姊姊,傳染給小寶寶的!所以也不要輕吻小寶寶的嘴巴。
建議家長,幫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:尚未長牙齒的牙齦以紗布巾擦拭,一旦有牙齒萌發,就必須使用牙刷幫孩子潔牙,才能將牙齒表面附著的牙垢確實刷掉。睡前喝飽奶,務必先用牙刷刷乾淨牙齒,再哄孩子入睡;不要把媽媽的奶奶和奶瓶,當作安撫神器,以免牙齒浸泡在奶垢中整晚。
戒除夜奶的方法,可以循序漸進完成:應該讓寶寶建立固定的作息,白天在固定的時間餵奶,不要孩子一哭鬧,就用餵奶的方式安撫。接近睡覺時間,不要讓孩子進行太興奮的活動。睡前將房間的燈光調暗,降低音量,可用按摩、說故事等方式,讓寶寶放鬆,練習不要把含奶當作入睡前必要的儀式。
儘早訓練寶寶在自己的小床上睡過夜,對孩子的生長有幫助,大人隔天上班也有精神。找個長一點的連假開始練習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