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魔鬼藏在牙縫裡!談鄰接面齲齒

好久不見的高中同學Line我:

「同學,小孩的蛀牙問題想請教你。從小幼稚園口腔檢查,牙醫師回條上都寫沒蛀牙;那天幫他刷牙看到一個蛀洞,帶去牙醫診所檢查,醫師居然說八顆臼齒都有蛀牙,五顆要抽神經套牙套,會不會太誇張?」

仔細看看翻拍貼上來的X光片,的確後臼齒的牙縫間都有蛀洞,或深或淺。只好請他趕緊帶小朋友接受進一步治療了。

「怎麼會這樣?小孩從小檢查都沒有蛀牙,也有幫他刷牙啊?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對?」

「我想,你應該沒有幫小朋友用牙線吧?」



什麼是鄰接面齲齒?

蛀牙的發生,主要是有含糖份的食物,堆積在牙齒表面一段時間,致齲菌在代謝糖類的過程中配壞了齒質,導致蛀牙的產生。因此,最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,就是最容易堆積食物的牙齒部位,例如臼齒咬合面的窩溝(請參考窩溝封填劑的施作),大約佔了所有蛀牙發生率的一半。另一個容易堆積牙菌斑的部位,大概就是牙縫了(二顆牙齒中間的接縫)。每二顆相鄰的牙齒,必定都會有中間的牙縫部位,牙縫不只是一條線,也不只是一個平面,如果仔細檢視牙齒的結構,牙縫間的區域其實是一個三角錐區塊。

每天就算認真用牙刷刷牙,但要刷到牙縫間的區域,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沒有使用牙線來清理,就算你沒感覺到牙縫塞了肉屑菜屑,也一定會有少量食物殘渣跑到牙縫間。堆積久了,就會在這個小空間中產生蛀牙,而且通常一蛀,就是相鄰的二顆牙齒表面都中獎。

「既然有蛀牙,怎麼學校口腔檢查時都沒發現?甚至半年前到牙醫診所檢查也都說沒蛀牙,怎麼一發現有蛀洞,就說蛀到神經了?也太快了吧? 」

這個真的不能怪學校口檢的牙醫師不仔細看。首先,學校檢查時,多半仰賴教室的燈光,不像牙科診療椅的聚光燈,可以把光線集中到口腔內,細節沒辦法看得很清楚;就算增加了額外的光源,沒有X光檢查,初期的鄰接面蛀牙也是肉眼很難看得到的。如下圖:

初期:蛀牙發生在牙縫內的空間,牙縫上方的齒質並未發生破壞,所以從上方檢查,牙齒看似完整。

中期:用集中光線照射牙齒表面,會發現下方似有陰影。

後期:鄰接面蛀牙逐漸擴大,上方的齒質終於崩塌,此時家長肉眼可見明顯的蛀牙。但此時蛀洞多半有一定的大小了。

從上方看起來蛀洞不大 但下方隱約有陰影

實際上蛀洞約有虛線範圍這麼大


  

表面看起來沒有蛀洞

下方其實隱藏相當深的蛀牙

正因為鄰接面蛀牙在初期不容易察覺,所以很多小朋友一旦接受X光檢查,才發現後臼齒八顆的牙縫都有蛀;甚至有些喜歡含甜食的小朋友,前門牙加上後臼齒幾乎所有的牙縫都有蛀。上下各十顆乳牙的牙縫都蛀的話,總共有多少個蛀洞,數學較好的爸爸媽媽不妨算算看。


鄰接面蛀牙該怎麼治療?

蛀洞不大的話,當然就是用樹脂填補材料補起來。但是乳牙齒質較薄,有時蛀洞深度達1.5~2公釐,就蛀到神經啦!此時治療計畫就會是根管治療後,再以牙套修復。有的家長會疑惑,蛀洞也就2~3公釐立方,為什麼要做牙套?因為根管治療,必須將牙齒中間神經分佈的空腔(牙髓腔)完全打開,才能清理乾淨,等於根管治療完牙齒已經中空啦!加上原有的蛀洞,治療後牙冠可能只剩下斷垣殘壁,體積剩不到原有的1/2,就算中間用補牙材料充填滿,萬一不小心咬到硬物,牙冠就會裂成二半,屆時只能拔除了。那離換牙的時間可還有很久呢!(請參考乳牙為什麼要抽神經做假牙)

還有一種狀況,雖然蛀牙幸運地沒有蛀到神經,但是蛀洞的範圍太寬了,能支撐填補材料的齒質有限,此時就算牙醫師使出洪荒之力把樹脂補密,仍然可能被小朋友咬掉,讓家長有「這個牙醫怎麼補怎麼掉」的抱怨。還有時牙醫師補的材料完整無脫落,但所剩的齒質較薄,被咬裂一小片,蛀牙菌就從這個小缺縫重新入侵,因此感染牙神經,必須根管治療的過程,又得重來一次......(距離換牙仍然還有好幾年啊)

因此鄰接面蛀牙的治療,我們會建議:

  • 較小的蛀洞:用樹脂填補材料補起來。
  • 蛀到神經的牙齒:根管治療後套上牙套。
  • 雖然沒有蛀到神經,但蛀洞範圍較大,或著同一顆牙齒,左右二側鄰接面都發生蛀牙的狀況:因再蛀機率實在太大,建議直接套上牙套。
  • 小朋友本身齒質不好,或有身心障礙無法配合潔牙,蛀牙風險較高者:建議套上牙套,以免蛀牙反覆發生。
筆者就曾經遇過,全口鄰接面蛀牙共十八個洞的四歲妹妹,媽媽安排全身麻醉下治療。我們建議二側都有鄰接面蛀牙的牙齒以牙套復形,但媽媽很堅持,沒有蛀到神經,都用樹脂填補。結果五個月後就出現了一個新的鄰接面蛀牙......為了這一個小洞當然不可能再去麻醉一次,因此就在壓制加爆哭中完成了這個蛀洞的填補。祝福這個妹妹好好使用牙線,不要再出現其他新的蛀牙了吧~~

到底該如何預防鄰接面蛀牙?
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有很有創意的答案:有人說用沖牙機(你認為用水沖地板和拿刷子刷地哪個乾淨呢)、有人說用牙間刷(通常小朋友的牙縫很密,牙間刷是伸進不去的),其實答案超簡單,就是使用牙線。說到牙線,大部分的家長都眉頭一皺,自己都不會用呢怎麼幫小孩用?
其實牙縫間的清潔,除了牙線之外,還真沒有什麼更優良的工具(請不要跟我說用牙籤戳,那只是把大塊的肉屑戳掉沒有清潔效果)。所以建議家長自己先學會使用牙線,用牙線好好清潔自己全口的牙縫(請參考長庚牙科的教學影片阿中部長教你用牙線),再請小朋友躺著,或坐在較低的位置頭向後仰,以方便家長幫他使用牙線。若真的操作一長條的牙線還不熟練,爸爸媽媽也可以先使用牙線棒,只是牙線棒直直一根,用到後臼齒的牙縫操作角度會沒有那麼順。
還會有一個常被阿公阿嬤問到的問題:「醫生啊,牙線不是會把牙縫愈用愈大嗎?」這絕對是謠傳,細細一條線沒有那麼大的威力,可以把牙齦弄到萎縮,牙縫變大多半是隨著年紀增長,發生了慢性牙周病所造成。倒是爸爸媽媽在幫小朋友用牙線時,要注意深入牙縫時的力道,不要一下用力往下壓,把牙齦壓痛了,小朋友就會排斥使用牙線了。

其實清潔口腔的工具,預防蛀牙的好物,再便宜不過了:
  • 一支軟毛,刷頭不要太大的牙刷
  • 一捲牙線 (牙線就是一條線,沒有分大人和小孩用的)(真的手拙就先從牙線棒開始吧)
  • 一條含氟牙膏 (每天接觸低劑量氟化物,牙齒表面好堅固)
  • 半年到牙醫院所接受國健局補助六歲以下兒童塗氟服務
  • 讓小朋友正常飲食,少買甜食 (物價高漲,少買餅乾糖果珍珠奶茶省一筆)
還有還有!定期帶小朋友到兒童牙科檢查牙齒。兒童牙科醫師會依據小朋友的齲齒率,每半年或一年,會幫小朋友照全口X光片,一方面偵測是否有隱藏在牙縫間的蛀牙,二方面觀察小朋友牙齒發育是否正常。基本功做好,孩子的牙齒健康沒煩惱!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SOS! 小朋友牙齒撞到了,該怎麼辦?(乳牙篇)

「醫生!我家三歲的弟弟剛剛在浴室跌倒,撞到地板,牙齒流血了!該怎麼辦?」 「現在牙齒的狀況如何呢?」 「我在網路上搜尋了緊急處理方式,把掉下來的牙齒泡進冰牛奶裡了。在這裡!」 「嗯~爸爸你的緊急應變能力不錯。不過,這是恆牙脫落時的處理方法。乳牙撞掉了脫落,處理方式不是這樣喔。」 乳牙與恆牙的外傷處理方式不同 前面的文章中,我們簡述了恆牙外傷的處理方式(可參閱 恆牙的外傷處理 )。牙齒外傷受撞擊的多半以上門牙為主,若是整顆牙齒脫落,恆牙建議先植回原位,後續再做追蹤處理。牙根外面其實包覆了一層牙周膜,如果可以保留這層牙周膜的細胞活性,植回牙齒的預後會比較好,所以從牙齒脫落,到讓牙醫師植回原位,中間的這段時間,會建議將牙齒浸泡在與牙周膜細胞等張的溶液中,其中冰牛奶就是最容易取得的溶液。 但是植回的牙齒,在兒童和成人會有不同的發展;由於脫落時牙周膜可能會受損,或是滯留在外面的時間太久才種回,或者是沒有浸泡在合適的溶液中,都可能導致牙周膜後續壞死,牙齒就會直接跟齒槽骨沾黏在一起,此時若牙醫師用器械敲擊牙齒,會發出比正常牙齒較鈍的金屬聲。成人的恆齒沾黏仍可以使用很久的時間,但對於還在發育的兒童來說,命運就大不同了。旁邊未受傷的牙齒,因為有健康的牙周膜,牙齒會隨著齒槽骨的生長發育而持續移動;但牙周膜壞死的受傷牙齒,則會一直留在原地,不會隨著齒槽骨的長高而移動,過了半年一年,此顆牙齒將會比旁邊的牙齒要來得矮一個頭! 這種狀況如果發生在恆牙,牙醫師會用很多複雜的方式去處理;但是乳牙若發生沾黏,則可能影響下方恆齒的萌發,甚至沾黏部位的齒槽骨可能會凹陷!這時就要搬出兒童牙科最重要的原則: 「乳牙的保留雖然重要,但一切要以不傷害恆牙為原則。」 筆者遇過這樣的案例:四歲帥氣的弟弟,媽媽帶來看診時已是乳門牙外傷後二週。撞到脫落的第一時間,媽媽將牙齒泡在冰牛奶中,立即帶到附近的牙醫診所植回;二週後回診狀況一切良好,診所醫師建議到長庚兒童牙科進行後續根管治療(畢竟牙齒整顆脫落,牙神經應該失去活性了)。筆者看到時,牙齒已變得相當牢固,雖告知家長乳牙脫落其實不建議植回,但大人們也沒有勇氣再把植回的牙齒拔掉,因此先做了根管治療,整個過程弟弟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!當時提醒媽媽這顆牙齒會有沾黏的風險,因此約了一個月回來觀察。一個月後帥氣弟弟沒出現,原本以為牙齒很幸運地沒有問題了,結果二個月後又被媽媽帶回來,果...

乳牙不是會換牙嗎?為什麼要抽神經做假牙?

         這是來到兒童牙科的父母,最常問的問題之一。     乳牙的確是會換牙沒錯。可是蛀牙蛀到神經,漸漸就會牙齒疼痛、牙齦膿腫,處理的方式就是需要根管治療(俗稱抽神經);這件事情不管是在乳牙還是恆牙,都可能會發生。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:     「難道不能不做根管治療,撐到乳牙換牙的時候嗎?」     上門牙換牙大約是發生在國小一二年級,後臼齒則要等到國小四五年級才會換牙。小患者現在才幼稚園中班,牙齦都腫起來了,只靠吃藥消腫而不處理,並不是長久之計。 事實上,乳牙的牙神經,對於疼痛的敏感度較低,臨床上常看到小朋友牙齦腫一包,甚至感染嚴重到臉腫起來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詢問小朋友會不會痛?得到的答案還是不會。因此 孩子有沒有喊牙痛 ,並不能作為是否蛀到神經的唯一證據,兒童牙科醫師會根據X光片上蛀牙的深度、牙齒是否搖晃、牙齦是否膿腫,或者實際移除蛀牙後的發現,綜合診斷,確認蛀牙是否蛀到神經,導致牙髓發炎。 因牙齒感染導致牙齦膿腫 因牙齒感染造成左臉部蜂窩性組織炎     「乳牙神經抽掉了,以後換牙是否就沒有牙神經了?」     這個家長大可放心,乳牙的牙神經只有分布在乳牙內,並不會影響之後生長的恆牙。根管治療顧名思義,就是將牙神經管道(根管)內,發炎的牙髓組織和細菌,用細小的根管銼伸進去刷洗清理乾淨,以免繼續發炎或疼痛(用奶瓶刷伸進去把奶瓶刷乾淨的概念)。清理完畢後,也會用藥劑充填整個根管,以免細菌再次滋生。由於乳牙的牙根較短,充填方式也較簡單,因此大多可以當次完成,不用像恆牙的臼齒要花二三次約診時間。反倒是有些患者逃避根管治療,等到一二年後疼痛不已才要處理,牙神經發炎久了,可能造成乳牙牙根吸收,就無法保留必須拔除;甚至發炎影響到下方正在發育的恆牙牙胚,導致日後恆牙長出來,表面有缺損及斑點,更加得不償失。 另外,乳牙的蛀牙若不處理,牙齒愈蛀愈小,甚至遭到拔除,旁邊的牙齒將會移動傾倒過來;等到數年後下方的恆齒萌出,已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,會造成嚴重的齒列不整。     「抽神經抽完,補起來不行嗎?為什麼還需要做牙套?」     通常蛀牙會蛀到神經,蛀洞本身就較寬較大,若要把根管徹底...

乳牙什麼時候會換牙?換牙時應該注意什麼?

 幼稚園中班的小傑被媽媽帶來看牙齒,因為最近覺得下面門牙咬東西會痛。看起來沒有蛀牙,讓小傑去照X光片後,牙醫師發現下門牙牙根變得很短,下方恆齒牙胚慢慢靠近: 「媽媽,小傑快要換牙了!你看牙齒已經開始搖晃,應該是咬東西的時候牙齒搖晃,感覺有點不舒服。」 「什麼?他才中班就要換牙了?會不會太早啊?既然都要換牙了,後面乳臼齒的蛀牙可以不要處理,等它換牙嗎?」 「不行喔,換後面的臼齒,可是要等到國小四五年級呢。」 乳牙的換牙時間與順序 恭喜各位媽媽,小朋友的生長發育,又要進入新的階段:換牙。其實從寶寶出生後不久,不只是乳牙發育萌出,恆牙的牙胚也開始慢慢在顎骨中成形;最早發育的是門牙和恆牙第一大臼齒,其他犬齒、小臼齒也隨後陸續形成。所以在幫幼稚園小朋友照牙齒X光時,就會在乳牙下方看見恆齒牙胚慢慢生成中。 但是要等到乳牙20顆全部都換完,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,約莫從六歲左右換下門牙,持續到11、12歲左右,上方犬齒才換牙完成,可說是大部分國小階段,都陸陸續續在換牙。(如下圖) 但是乳牙只有20顆,恆牙卻有32顆這麼多?原來在乳牙的後方,還會再萌發三顆臼齒,分別是恆牙第一大臼齒(6~7歲)、第二大臼齒(12~13歲),以及第三大臼齒,也就是智齒(17-21歲)。 所以常常看到,幼稚園大班的小朋友,門牙才在搖動,恆牙第一大臼齒卻早已從後方默默萌發出來了。因為這顆是沒有掉乳牙,就萌發出來的,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到呢! 但也因為家長不知道是恆牙,小朋友又沒有認真刷到最後一顆牙,常常長出來頭二三年,蛀牙就發展得很快速;甚至在幫成人口腔健檢時,發現不少成人都沒有第一大臼齒,多半是小時候蛀得太嚴重而遭到拔除。也因此近十年國健局開始補助恆牙第一大臼齒施作窩溝封填劑,以降低恆牙第一大臼齒的蛀牙罹患率。(參見 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劑 ) 恆牙第一大臼齒從尚未治療的乳臼齒後方長出來了 乳牙搖動了,需不需要找牙醫師拔除? 由於下顎門牙的恆牙,萌發之前在齒槽骨中的位置,原本就比乳門牙的牙根還偏向舌頭側,因此不少孩子會被觀察到,新的門牙從舊牙內側長出來了,但乳門牙還未脫落的情形。無論是牙齒生長空間足夠與否,都可能會發生此情形。但根據研究指出,大部分延遲脫落的乳門牙,最終都還是會脫落,並且脫落後,新萌發的恆門牙受到舌頭和嘴唇力量平衡的影響,還是會移動到較正常的位置。但如果搖動的乳牙已有發炎不適的情形,...